出處:PConline[ 2007-03-30 10:03:09 ] | 作者:PConline評測室·Chyten | 責任編輯:hujingjian |
1、前言
由于市場定位的不同,移動硬盤與U盤從來就不存在競爭可言,前者首推大容量與高速度,后者則主打輕巧便捷?山陙黼S著1寸硬盤的投產與高容量閃存芯片的成熟,移動硬盤與U盤之間明確的界限也開始消失。2006年高容量的U盤可謂異軍突起,容量翻倍翻倍的上升,價格也幾乎翻倍的下降,加上Windows Vista ReadyBoost的出現,自然吸引了不少消費者的關注。而臺電可謂其中最活躍的品牌之一了,關于欣悅16GU盤即將推出的消息不斷,可是在市場上遲遲不見蹤影,千呼萬喚始出來,這款U盤終于上市,我們Pconline測評室立刻為大家送上該產品的測評。
2、外觀
臺電欣悅16G包裝盒
目前市場上U盤一般不存在什么包裝可言,這樣臺電欣悅16G的包裝確實給我們眼前一亮的感覺,小小的包裝盒精致且莊重,送禮自用兩不誤,僅僅從一個盒子就能夠體現臺電科技對這款產品的重視程度。
臺電欣悅16G配件
臺電欣悅16G中配件包括驅動程序、USB延長線、掛繩以及保修卡,不算豐富,但基本上滿足需要。
臺電欣悅16G正面
與大眾心中U盤的錐形相同,臺電欣悅16G采用有蓋設計。由于里面內置了多個閃存芯片,臺電欣悅16G被拉伸成棒狀,比同一系列的8G版本長了不少,但8.2cm的長度與0.8cm的厚度相信不會影響其攜帶便捷性。其盤身采用了太空銀鋁合金材料,據說擁有強度高,重量輕,密封性好,防震能力強等特點。表面采用了磨沙設計,改善手感的同時又具有優(yōu)雅的反光效果,正反兩面分別印有臺電廠家logo與酷閃系列l(wèi)ogo。
臺電欣悅16G背面
臺電欣悅16G的指示燈被設計在U盤的尾部,與前端透明的蓋子首尾呼應,指示燈呈橢圓圈狀,工作時發(fā)出耀眼的紅光,無論U盤放置在哪個方向都能夠輕松觀察其工作狀態(tài)。
3、性能
我們通過ATTO與HD Tune兩款軟件對臺電欣悅16G的傳輸性能做出測試,測試平臺為:測試平臺為:AMD Athlon 64 Processor 3000+,ASUS M2N-E,Kingbox 512M DDR2,ELSA X800,日立HDS722580VLAT20與Windows XP SP2簡體中文版。
ATTO測試截圖
作為一款大容量的U盤,我們對臺電欣悅16G的傳輸性能也應該有更高一層的要求。ATTO的測試結果中,約31.6MB/s的最大讀取速率是一個十分優(yōu)秀的水平,完全能夠與移動硬盤相媲美,可惜的是約11.5MB/s的最大寫入速率就不太令我們滿意,理論上裝滿16G最快也要23分鐘。
HD Tune測試截圖
在HD Tune的測試中,21.2MB/s的平均傳輸速率與25MB/s的突發(fā)傳輸速率看上去還是一個差強人意的成績,但不要忘記這個數據是寫入速率與讀取速率這兩個相差很大的數據綜合得出的。10.8%的CPU占用率屬于正常水平。
ReadyBoost原理示意圖
臺電欣悅16G的一大賣點就是可以支持新一代視窗系統(tǒng)中的ReadyBoost功能。所謂的ReadyBoost,就是把U盤當作虛擬內存使用,這樣意味著系統(tǒng)除了能夠在硬盤中寫入或讀取活動數據外,還多了一條通過U盤實現的途徑,理論上在單位時間內讀取了雙倍數據或多倍數據,從而實現系統(tǒng)執(zhí)行效率的加速。但是要實現此功能,U盤需要在4K隨機讀取時不低于2.5MB/s或512K隨機寫入時不低于1.75MB/s 的傳輸速率。在目前市場上還是有不少U盤能夠達到ReadyBoost的最低要求,但臺電欣悅16G則能夠超額完成任務,保證了ReadyBoost穩(wěn)定運行。
4、總結
當我們還為擁有一個4G而感到自豪時,原來16G的大容量U盤也正向我們招手了。我們不必驚訝于16G這一個小小的數字,畢竟U盤的門檻比較低,拉長的盤身,停留在11MB/s的最大寫入速率,臺電欣悅16G顯然擺脫不了兩個8GU盤焊接而成的嫌疑。希望日后能夠看到容量更大以及速度更快,真正能夠與移動硬盤抗衡的U盤出現。但在從另外一個層面看,臺電欣悅16G還是滿足了人們對于大容量小體積移動存儲設備的需求,RMB999的價格還算公道。有興趣的朋友不妨留意一下。
優(yōu)點:1、16G超大容量
2、良好支持Vista的ReadyBoost功能
缺點:1、11MB/s最大寫入速率有待加強